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

早期歷史溯源


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,台北盆地早在史前時代就已有人居住;在西元前10,000年到3,000年之間,盆地邊緣近海地區出現了「大坌坑文化」,以粗繩紋陶器和發達的磨製石器為特色,當時的人以狩獵、漁撈和採集為生,亦懂得種植穀類及部份水果、蔬菜等植物為食物。「大坌坑文化」之後,本區又陸續出現了「圓山文化」及「十三行文化」;「十三行文化」相當於西元前後,它們已逐漸脫離石器時代階段,出現了鐵器和玻璃製的裝飾品以及幾何形圖案的陶器。而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周圍的芝山岩、石牌、北投、關渡、淡水、金山等地,過去都曾見到史前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石器、陶器,由於陽明山地區亦曾在竹子湖發現石斧、石鏃等器物,由此可以推測至少在2,000年前本區即出現過人類的足跡,但可能受到附近火山硫氣的影響,較不適於居住,以致人類的活動並不頻繁。   在早期原住民的地域分布上,平埔族的凱達格蘭人曾居於北部淡水、基隆一帶的海岸地區,明朝萬曆年間,曾有漢人駕船進入本區,並以瑪瑙珠、手觸和氈毯等物品與凱達格蘭人以物易物,換取本區特有的硫磺;西元1626年,西班牙人進佔台灣北部,他們除了鼓勵漢人移入本區拓墾土地之外,並積極開發當地的資源,其中就包括了基隆的煤與北投的硫磺,由於硫磺是製造火藥的主要原料,在現實的需求下,北部地區的採硫活動也因此一直延續著。台灣納入清代版圖之後,大量移入的漢人更加速了北部地區的開發,而位於淡水河口,舊名靈山廟的關渡宮,就是當時為了保佑溯河而上,入山採硫的工人所興建的。   清康熙36年 (西元1697年),大清政府因福州火藥庫失火,50餘萬斤的黑火藥付之一炬,於是便派遣浙江籍的探險家郁永河自廈門渡海來台採辦硫磺;他沿著台灣西海岸北上,從八里渡河到淡水,再由淡水乘船循河道進入台北盆地,到達北投附近進行採硫煉硫的工作,他在台灣總計停留了7個多月的時間,當其返回大陸後還寫了「裨海紀遊」這本書,記錄來台時的所見所聞,其內容相當詳細,有助於我們對300年前台灣社會民情之瞭解。在台期間他曾隨原住民探勘硫穴,對人跡罕至的火山地區景物做了下面的描述:
「更進二、三里,林木忽斷,始見前山。又涉一小顛,覺履底漸熱,視草色莠黃無生意,望前山半麓,白氣縷縷,如山雲乍吐,搖曳青嶂間,導人指曰 「是硫穴也。」風至,硫氣甚惡,更進半里,草木不生,地熱如炙;左右兩山多巨石,為硫氣所觸,剝蝕如粉。白氣五十餘道,皆從地底騰激而出,沸珠噴濺,出地尺許,攬衣立於穴旁,則如怒雷震蕩地底,驚濤沸鼎。」  至於郁永河所採之硫穴,推測約是指北投惇敘高工大磺嘴一帶,在本處龍鳳谷管理站入口旁豎立著一座石牌,上面即記載著郁氏採硫的這段事蹟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