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

岩石與礦物


陽明山地區因火山爆發, 便原本的沈積岩層大部份被火山岩所覆蓋;火山岩大部份為安山岩,只有少數為玄武岩層安山岩, 它們屬於一種中性的火成岩,主要礦物成份包括:灰白色的中性斜長石、黑色的輝色、角閃石及黑雲母等。至於礦產方面,本區曾開採的礦物有:硫磺、硫化鐵、褐鐵礦、瓷土礦、北投石以及鋁樊土等,目前真正從事開礦者已為數不多,僅餘少數幾家維持小規模的硫磺與瓷土之開採。

變化多端的氣象景觀



  一般人印象裡的陽明山,春季裡有好花綻放,盛開如畫;炎夏時,它是躲開襲人熱浪的最佳避暑之地;秋天,起伏於山谷問的芒花與枝頭零落的紅葉為大地染上蕭瑟的色彩;寒冬中的疾風勁雨,使偶爾露臉的冬陽或突如其來的一陣瑞雪都特別的令人驚喜;這豐富多變的面貌呈現出陽明山國家公園鮮明的四季景觀。
  本區約位於北緯25度,有明顯的亞熱帶地區季風型氣候的特徵,夏季受到西南季風影響,多為晴朗,午後有雷陣雨的天氣,冬季則因東北季風南下而變得潮濕多雨,年雨量多達4000毫米,降雨日數也在190天以上。   由於地勢較高,氣溫較鄰近之台北盆地約低3至4度,呈現冬冷夏涼的季節特性,而本區起伏的地形與複雜的地勢,致使局部地區微氣候變化相當明顯時有東山飄雨西山晴的特殊景象,而原本清晰的景物也常在瞬息間被突然擁至的濃霧所遮蔽,此景若非身歷其境,實在難以想像。  山中水氣的豐富成為本區一大特色。依時間、狀況的不同,或匯聚為山嵐、為雲霧、為雨露、為霜雪,飄渺於山林之間,以變幻莫測之姿,呈現在眾人眼前,偶爾還能在雨後的陽光中看到跨谷而過的炫麗霓虹,又是一番教人驚艷的美景。

早期歷史溯源


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,台北盆地早在史前時代就已有人居住;在西元前10,000年到3,000年之間,盆地邊緣近海地區出現了「大坌坑文化」,以粗繩紋陶器和發達的磨製石器為特色,當時的人以狩獵、漁撈和採集為生,亦懂得種植穀類及部份水果、蔬菜等植物為食物。「大坌坑文化」之後,本區又陸續出現了「圓山文化」及「十三行文化」;「十三行文化」相當於西元前後,它們已逐漸脫離石器時代階段,出現了鐵器和玻璃製的裝飾品以及幾何形圖案的陶器。而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周圍的芝山岩、石牌、北投、關渡、淡水、金山等地,過去都曾見到史前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石器、陶器,由於陽明山地區亦曾在竹子湖發現石斧、石鏃等器物,由此可以推測至少在2,000年前本區即出現過人類的足跡,但可能受到附近火山硫氣的影響,較不適於居住,以致人類的活動並不頻繁。   在早期原住民的地域分布上,平埔族的凱達格蘭人曾居於北部淡水、基隆一帶的海岸地區,明朝萬曆年間,曾有漢人駕船進入本區,並以瑪瑙珠、手觸和氈毯等物品與凱達格蘭人以物易物,換取本區特有的硫磺;西元1626年,西班牙人進佔台灣北部,他們除了鼓勵漢人移入本區拓墾土地之外,並積極開發當地的資源,其中就包括了基隆的煤與北投的硫磺,由於硫磺是製造火藥的主要原料,在現實的需求下,北部地區的採硫活動也因此一直延續著。台灣納入清代版圖之後,大量移入的漢人更加速了北部地區的開發,而位於淡水河口,舊名靈山廟的關渡宮,就是當時為了保佑溯河而上,入山採硫的工人所興建的。   清康熙36年 (西元1697年),大清政府因福州火藥庫失火,50餘萬斤的黑火藥付之一炬,於是便派遣浙江籍的探險家郁永河自廈門渡海來台採辦硫磺;他沿著台灣西海岸北上,從八里渡河到淡水,再由淡水乘船循河道進入台北盆地,到達北投附近進行採硫煉硫的工作,他在台灣總計停留了7個多月的時間,當其返回大陸後還寫了「裨海紀遊」這本書,記錄來台時的所見所聞,其內容相當詳細,有助於我們對300年前台灣社會民情之瞭解。在台期間他曾隨原住民探勘硫穴,對人跡罕至的火山地區景物做了下面的描述:
「更進二、三里,林木忽斷,始見前山。又涉一小顛,覺履底漸熱,視草色莠黃無生意,望前山半麓,白氣縷縷,如山雲乍吐,搖曳青嶂間,導人指曰 「是硫穴也。」風至,硫氣甚惡,更進半里,草木不生,地熱如炙;左右兩山多巨石,為硫氣所觸,剝蝕如粉。白氣五十餘道,皆從地底騰激而出,沸珠噴濺,出地尺許,攬衣立於穴旁,則如怒雷震蕩地底,驚濤沸鼎。」  至於郁永河所採之硫穴,推測約是指北投惇敘高工大磺嘴一帶,在本處龍鳳谷管理站入口旁豎立著一座石牌,上面即記載著郁氏採硫的這段事蹟。

陽明山的代表性動物----鬼鼠


鬼鼠(囓齒目鼠科)
英名:Bandicoot Rat
學名:Bandicota indica
俗名:山豪 ,大山和
特徵:本種原產印度,17世紀時才由荷蘭人引入本島,體格十分碩壯,四肢強大,為台灣鼠科中體型最大者。體長 20.7 ~ 28 公分, 尾部粗,大約 17.3 ~ 24.3 公分,成體平均 600 公克。背面暗褐色,腹面淺褐色,尾部灰褐色。
習性:棲息於平地與低海拔處,以農耕地及雜草叢生的廢耕地為活動區,在面天山區約與赤腹松鼠的數量相當。食性頗雜,除植物雜糧外,也吃蚱蜢、蚯蚓等動物。鬼鼠善於掘地洞而居,並將掘出的泥土堆於洞口處,造成一個高15~30公分、長寬各約70~130 公分的土堆,洞穴洞口口徑約10公分。性情凶猛,受干擾時會發出「嘶!嘶!」的威嚇聲,令人不敢輕易靠近。

陽明山的代表性動物----巢鼠

巢鼠(囓齒目鼠科)
英名:Harvest Mouse
學名:Micromys minutus
俗名:茅鼠
特徵:本種體重僅5~7克,為台灣最小型的鼠類。身體背面毛被黃褐色,體側近黃色,腹白色,背腹之間界線分明;尾部上面灰煙色,下面較淡,末端裸露無毛,具纏繞能力。成體軀幹加頭長約5.5~7.5公分,尾長約5.5~7.5公分。
習性:巢鼠棲息地在平地至2500公尺的芒草原或高莖作物的旱田中,利用葉在離地約 1公尺處築巢,亦會利用廢棄之鳥巢為居。以禾本科植物的種籽或農作物的穀粒為食,也吃一些小昆蟲。巢鼠行動靈敏活潑,繁殖力強,在每年4~9月是巢鼠的繁殖期,一胎可產5至9隻;據調查,本種在面天山區的白背芒草原中,數量極多,且有遷移的跡象。其壽命約一年至一年半。

陽明山的代表性動物----台灣鯪鯉


台灣鯪鯉(鱗甲目鯪鯉科)
英名: Formosan Pangolin
學名: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
俗名:穿山甲、川山甲。

特徵:鱗甲目只有鯪鯉科一科,而台灣亦只產一種,即穿山甲,為臺灣特有亞種。全身覆有角質厚鱗,呈瓦片狀排列,吻端尖,口中無牙齒,舌頭長成蠕蟲狀,於野外中易於辨認。
習性:本種個性膽小,行動緩遲,為夜行性動物。通常自行挖掘土洞蟄居,洞口直徑約20~30公分,深可達36公尺。具有強勁的爪,能爬上樹並抓破蟻巢,然後以舌頭舔食螞蟻,其舌頭伸縮自如且迅速,每分鐘來回可達 80 次,也會在地面上以爪扒食地表下之昆蟲。遇敵時將頭部向腹部捲縮而成球形。本種視覺和聽覺頗遲鈍, 惟嗅覺極佳。穿山甲於 12 月或 1 月時生產,每胎一隻,哺乳時,母獸橫臥,以前肢及尾部抱住幼獸。分布於中低海拔之山區,尤其是空曠或是已被開墾的山坡地是常出現的地方。因獵捕壓力很大,數量銳減,野外早就難得一見。園區數量稀少。

陽明山的代表性動物----鼬獾



鼬獾 (食肉目 貂科)
英名:Orange-tinted Tree Civet, Formosan Ferret badger, Formosan Fruit Civet
學名: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
俗名:小豚貓、田螺狗、鰗鰍貓、臭狐狸。
特徵:體長約35~42公分,尾長15~23公分。皮毛為鼠灰色,頭頂至背中央有一白色縱紋;眼後之臉部與額頭亦為白色,或略帶黃色。尾末端之顏色較淡,毛多而膨鬆。臉部尖如鼠,鼻子為粉紅色。耳圓,四肢短,爪細長而尖銳。
習性:夜行性動物,白天躲在自行挖掘的洞穴中,夜晚則四處覓食;會埋伏捕捉小鳥及小型囓齒科動物(如老鼠),也吃蝸牛、蚯蚓、蜥蜴及鳥蛋,亦喜吃果實。遇敵害時會排放臭氣以趨走敵人,所以也被叫做「臭狐狸」。5、6月為生產期,每胎1~3隻。主要分布於平地至2000公尺之次生林矮樹叢或開墾地旁。本園區內廣泛分佈。